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_一一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激情乱码不卡_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本色_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AV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tài) > 科研進展
left
新聞動態(tài)
科研進展

報春花屬植物的自然雜交研究取得新進展

文章來源:植物園  |  發(fā)布時間:2014-02-12  |  作者:馬永鵬  |  瀏覽次數:  |  【打印】 【關閉

 

  報春花屬約有500種,是報春花科中觀賞價值極高的一個大屬,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溫帶和高山地區(qū),僅有極少數種類分布于南半球。我國有300余種,主要分布于東喜馬拉雅-橫斷山區(qū)域,該區(qū)域被認為是報春花屬植物的起源與分布中心。自然雜交一直被認為是東喜馬拉雅-橫斷山區(qū)物種多樣性形成的一個重要途徑,但對報春花屬植物自然雜交研究的不多。超過90%報春花屬植物都具有避免自交而促進自交異型花柱,為典型的異花授粉類群。對于同域分布的植物,其異型花柱是否對種間生殖隔離起到作用,目前尚未見到相關報道。近年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孫衛(wèi)邦研究組的馬永鵬博士與麗江高山植物園吳之坤博士合作,報春花屬植物的自然雜交機制進行了研究。 

  研究以分布于麗江玉龍雪山的橘紅燈臺報春(Primula bulleyana)、霞紅燈臺報春(Primula beesiana)及其自然雜交形成的雜交后代為研究對象,通過野外實驗確定了兩種親本的繁殖生物學特征及其傳粉者;同時,通過野外大量的實驗排列與室內的分子生物學手段,揭示了這一雜交過程及其雜交方向。研究結果顯示,該雜交過程是一個單向雜交,總是以橘紅燈臺報春為母本,并且所有檢測到的雜交后代都是一些和橘紅燈臺報春的回交后代,同時野外的雜交后代存在較高的坐果率和結實率。為了揭示該雜交區(qū)缺乏或者存在較低頻率的F1代的原因和報春花單向雜交的維持機制,本研究比較了合子前和合子后生殖隔離的各個階段,發(fā)現(xiàn)合子前階段的花粉管生長情況在雜交授粉時,其延伸受到強烈的制約,最終能順利到達胚珠的花粉管比例小于30%。而合子后隔離較強,尤其是當以霞紅燈臺報春為母本,進行雜交授粉時,盡管產生了種子,但是種子沒有檢測到胚的存在。由于該雜交區(qū)內親本與雜交后代進行不斷地回交,有些橘紅燈臺報春已經成功的占據了霞紅燈臺報春典型的生態(tài)位。在這種情況下,通過雜交,很可能使霞紅燈臺報春中一些耐旱的基因轉移到了橘紅燈臺報春中。 

     以上研究結果在線發(fā)表于植物學領域主流期刊Annals of Botany(文章相關鏈接:http: // aob. oxfordjournals. org/content/early/2014/02/02/aob.mct312.full?keytype=ref&ijkeykxeONI1tQZj1QZS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文章相關鏈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 /doi /10.1111 /jse.12077/abstract。

1. 橘紅燈臺報春、霞紅燈臺報春及其雜交后代共有的傳粉昆蟲。

2. 基于分子數據,通過軟件NewHybrids STRUCTURE指派分析得到的親本及雜交后代的基因型。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