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_一一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激情乱码不卡_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本色_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AV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tài) > 科研進展
left
新聞動態(tài)
科研進展

昆明植物所橐吾屬內(nèi)自然雜交研究取得新進展

文章來源:  |  發(fā)布時間:2015-01-05  |  作者:張榮  |  瀏覽次數(shù):  |  【打印】 【關閉

 

  自然雜交在物種形成和進化中的重要性已經(jīng)爭論了幾十年,它可能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進化力量,也可能是進化噪音。它促使物種在遺傳和進化上發(fā)生改變,可能導致一個或兩個類群的基因漸滲、雜交物種形成或一個群組的輻射進化。 

  菊科橐吾屬(Ligularia)約有140種,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1000-5000m的林緣、沼澤及高山草甸,具有高度的多樣化。青藏高原的隆起導致其生境的多樣化和片段化,經(jīng)隔離分化、基因突變、自然雜交形成了當今繁多的種類。自然雜交在一些橐吾屬同域分布的地區(qū)普遍存在。近年來,橐吾屬內(nèi)的雜交事件時有報道,比如2008年研究報道第一次從形態(tài)學和分子手段證實牦牛山橐吾(L. × maoniushanensis)是大黃橐吾(L. duciformis)和奇形橐吾(L. paradoxa)形成的一個雜交后代。繼而,研究人員采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分別對蓮葉橐吾(L. nelumbifolia)和穗序橐吾L. subspicata之間、棉毛橐吾L. vellerea穗序橐吾之間的雜交進行了研究。但以上的發(fā)現(xiàn)及研究的雜交群都僅只有一個。 

  最近,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龔洵研究組以4個舟葉橐吾(L. cymbulifera)和東俄洛橐吾(L. tongolensis)雜交群和2個親本參照居群內(nèi)的共297個個體為研究對象,通過用和基因組片段ITS直接測序和克隆測序的方法證實了所采樣的4個雜交群內(nèi)的確存在雜交現(xiàn)象,且類群間存在漸滲雜交;另外利用3個葉綠體片段(trnL-rpl32,trnQ-5′rps16,trnK-rps16)分析了不同類群間發(fā)生的雜交的異同。ITS序列分析結果清楚地將兩個親本物種(舟葉橐吾和東俄洛橐吾)、同域分布的橐吾屬物種(棉毛橐吾)和形態(tài)處于兩個親本中間性狀的假定雜交個體分開。然而,由于雜交和基因漸滲的存在,導致了不清晰的葉綠體網(wǎng)狀結構圖。現(xiàn)有的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程度的雜交和基因漸滲的發(fā)生取決于不同的棲息地環(huán)境,橐吾屬內(nèi)通過自然雜交引起的基因流動確實在物種多樣化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 

  該研究成果最近以“Natural Hybridization and Introgression between Ligularia cymbulifera and L. tongolensis (Asteraceae, Senecioneae) in Four Different Locations”為題發(fā)表于 Plos ONE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115167),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470336)的資助。  

  基于核糖體ITS單倍型的系統(tǒng)發(fā)育樹和TCS網(wǎng)狀進化關系圖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