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
科研進展
黃俊潮研究組在單細胞綠藻蝦青素和油脂的合成研究中取得進展 文章來源:資源植物與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 發(fā)布時間:2016-05-31 | 作者:黃俊潮、黃為平 | 瀏覽次數(shù): | 【打印】 【關閉】 小球藻(Chlorella zofingiensis Donz)為單細胞可食用綠藻,具有在逆境條件下積累蝦青素和油脂,作為能量儲備自我保護以安全度過難關的特殊機制。蝦青素是一種結構獨特的酮式類胡蘿卜素,是已知自然界最強的抗氧化劑,已廣泛應用于醫(yī)藥、食品和水產(chǎn)養(yǎng)殖等領域?;诟吆椭孱惖纳镔|能源,如生物柴油被認為最有可能成為未來石油的替代品。藻類蝦青素和油脂合成的調控研究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黃為平在黃俊潮研究員的指導下對小球藻在高糖、高光等培養(yǎng)條件下的轉錄組以及相關代謝產(chǎn)物的變化進行了深入研究。找到了小球藻參與蝦青素和油脂合成有關的所有基因,發(fā)現(xiàn)小球藻蝦青素合成前體IPP主要來自于MEP途徑,闡明了該藻不同于雨生紅球藻蝦青素合成的路徑及調控機制,為下一步利用代謝工程改造該藻增強其蝦青素合成效率提供可靠的理論指導(圖1)。 研究還發(fā)現(xiàn)小球藻油脂的合成主要是經(jīng)由?;o酶A途徑,合成途徑中的大部分酶都具有多個編碼基因,這些基因在誘導條件下的表達上調與小球藻油脂的含量呈正相關性(圖2)。 研究結果以“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Chlorella zofingiensis to identify genes and their expressions involved in astaxanthin and triacylglycerol biosynthesis”為題發(fā)表于藻類研究方面的頂級期刊 Algal Research 上。文章鏈接為 圖1. 小球藻中蝦青素合成途徑中相關酶的表達情況。紅色表示表達上調的基因,綠色表示下調的基因,黑色表示不變的基因。 圖 2. 小球藻中油脂合成途徑中的相關酶的表達模式。紅色表示表達上調的基因,綠色表示下調的基因,黑色表示不變的基因。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