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
工作進展
昆明植物所通過CITES科研單位注冊論證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院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 | 發(fā)布時間:2018-11-05 | 作者:方偉 | 瀏覽次數(shù): | 【打印】 【關(guān)閉】 2018年10月16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CITES科研單位注冊評審會在昆明植物所標本館四樓會議室召開。本次評審專家委員會由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國家瀕管辦)、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國家瀕科委)、云南省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西南林業(yè)大學的5位專家組成,昆明植物所副所長陳紀軍參加會議并代表研究所致辭,評審會由國家瀕科委常務副主任蔣志剛主持。 與會專家在聽取該所標本館館長楊祝良研究員的匯報后,一致同意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通過CITES科研單位注冊論證評審。 CITES全稱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1973年在美國華盛頓簽訂,現(xiàn)有183個締約方,是最有影響力和執(zhí)行力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類國際條約。代表中國政府履行CITES公約管理事務的是掛靠在原國家林業(yè)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依托中國科學院設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具體負責中國履行CITES公約的科學事務。 據(jù)了解,此前,中國已經(jīng)在CITES注冊的科研單位有11個,其中中科院院屬機構(gòu)6家,高等學校1家,其他科研機構(gòu)4家。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AS)正式成為中國第12個在CITES注冊的科研單位。 CITES將全球容易受到貿(mào)易威脅的三萬五千多種動植物列入附錄,附錄物種的國際貿(mào)易,需要向管理機構(gòu)申請進出口許可證或證明書。為了鼓勵分類學和保護生物學等科學研究,CITES對在管理機構(gòu)注冊的科學家或科研單位之間合法獲得的臘葉標本、浸制、干制、壓膜或包埋的博物館標本以及活植物材料等物品的非商業(yè)性租借、贈送或交換給予了豁免規(guī)定。CITES鼓勵各締約方對其科研單位進行注冊,敦促博物館和標本收集單位開展物種編目,并將有關(guān)情況予以公布,以供其他締約方科研單位查詢借用。截止目前,全球共有54個國家或地區(qū)在CITES注冊科研單位。 昆明植物研究所科技合作處、中科院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zhì)資源庫及昆明植物園的相關(guān)負責人和科技人員一同參加了評審會。
會議現(xiàn)場 (責任編輯:李雪) |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