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_一一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激情乱码不卡_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本色_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AV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location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tài) > 工作進展
left
新聞動態(tài)
工作進展

來自高加索的野生石榴在昆明植物園生根發(fā)芽

文章來源:昆明植物園  |  發(fā)布時間:2019-09-29  |  作者:文/陳智發(fā);圖/孫航,孫衛(wèi)邦,陳智發(fā)  |  瀏覽次數:  |  【打印】 【關閉

 

  石榴Punica granatum Linn.,因功能多樣而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 

  一、可以吃。其果肉晶瑩剔透、鮮美多汁,水晶石榴、小果石榴、軟籽石榴等等品種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網紅”水果。云南人為之自豪的“蒙自石榴”和“建水酸石榴”,也漸漸成為中秋節(jié)前后餐桌上的水果,贈禮佳品。 

  二、可入藥。果皮入藥,稱石榴皮,味酸澀,性溫,功能澀腸止血,治慢性下痢及腸痔出血等癥,根皮可驅絳蟲和蛔蟲。樹皮、根皮和果皮均含多量鞣質(約20%~30%),可提制栲膠。 

  三、可觀賞。葉翠綠,花大而鮮艷,故各地公園和風景區(qū)也常有種植以美化環(huán)境。根據花的顏色、重瓣或單瓣等特征又可分為若干個栽培變種及品種,如月季石榴P. granatum var. nana(矮小灌木,葉線形,花果均較?。?、白石榴P. granatum Albescens(花白色)、重瓣白花石榴P. granatum Multiplex(花白色而重瓣)、黃石榴P. granatum Flavescens(花黃色)、瑪瑙石榴P. granatum Legrellei(花重瓣,有紅色或黃白色條紋)。 

  故可謂“渾身都是寶”而風靡天下。我國栽培石榴的歷史,可上溯至漢代,據陸鞏記載是張騫引入的,至今已2100多年。歷代文獻中有關石榴的記述很多,反映我國勞動人民對石榴栽培和利用方面的經驗和貢獻,如《名醫(yī)別錄》介紹了在醫(yī)藥方面的用途;《齊民要術》概述了栽萼方面的經驗;《圖經本草》和《本草綱目》除詳述用途外,并有品種之記載。截至2017 年,我國石榴栽培總面積達140~150萬畝,為世界第一。河南、陜西及西南片產區(qū)石榴栽培面積約50~60萬畝;山東、安徽產區(qū),石榴栽培面積約34萬畝;新疆產區(qū)石榴栽培面積約20萬畝;云貴產區(qū)石榴栽培面積約20萬畝;江蘇、江西、浙江、福建、廣東、河北等地的石榴栽培面積合計約有15萬畝。從生產和消費情況來看,2017年,國內石榴總產量達169.71萬噸,石榴產品的需求量為167.90萬噸,經濟發(fā)達、人口密集的華東、華南、華北等是主要的消費區(qū)域。 

  小小石榴能耐大,然而原生石榴的產地在哪里呢?據記載,野生石榴的原產地在巴爾干半島到高加索地區(qū),向東至伊朗、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諸國的廣大地區(qū)。在中國醫(yī)書典籍中,記為“安石榴”,據《辭源》載:“以漢武帝張騫自西域城安國傳入內地故名安石榴?!蔽鲿x張華的《博物志》記載“漢張驀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國榴種以歸?!薄掇o海》:“安國,古國名,今烏茲別克斯坦的布哈拉一帶”。《新唐書·西域傳》記載“君姓溫,本月氏人。始居祁連北昭武城,為突厥(《隋書·西域傳》記載為匈奴,此處應當為匈奴)所破,稍南依蔥嶺,即有其地。枝庶分王,日安,日曹,日石,日米,日何,日火尋,日戊地,日史,世謂‘九姓’,皆氏昭武?!?span style="font-size: 12pt">據《冊府元龜》卷970記載,安國第一次到唐朝貢獻是在貞觀十二年十一月(公元638)。由此考證,唐昭武九姓分布于今中亞阿姆河和錫爾河兩河流域間,而安國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一帶。說明野生的石榴分布地與古代的絲綢之路重合,而正好石榴傳到中國也是沿著絲綢之路。 

  2018423日至54日期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孫航帶領孫衛(wèi)邦研究員、鄧濤副研究員一行3人對格魯吉亞國立伊利亞大學植物研究所、格魯吉亞國家植物園、巴統(tǒng)植物園等科研機構進行了考察訪問,雙方建立了合作關系。中格雙方植物學者共同組成的考察隊完成了首次格魯吉亞植物多樣性科學國際聯(lián)合考察與分類學研究,途中共采集植物標本579號、DNA等種質材料600余份,其中就包括了一批野生石榴種子。這批石榴種子返回到中國后,在昆明植物園精心培育下,于20193月中旬播種的幾百粒種子,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開始萌發(fā)。目前,已經育有102株實生苗,長勢非常良好,植株平均高度為15cm。這批珍貴的野生資源,未來通過對野外石榴的保育生物學以及生理、遺傳以及生態(tài)等的基礎研究,可以為科學地改良石榴的種質資源、新品種選育等提供參數,價值不可估量。 

  格魯吉亞地處亞歐的結合處,位于古絲綢之路和歐亞交通走廊的重要樞紐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jié)點,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qū)“高加索”的核心。中國與格魯吉亞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友好鄰邦,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與格魯吉亞國立伊利亞大學植物所、巴統(tǒng)植物園等作為兩國植物多樣性保護研究的重要力量,在多個科研領域具有高度互補性,雙方秉承互利雙贏、務實合作、共同發(fā)展的原則,致力于建設優(yōu)勢互補、友好共贏、共同發(fā)展的長期穩(wěn)定合作關系,也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科技支撐服務。 

 

格魯吉亞野生石榴

 

昆明植物園繁育出的長勢良好的小苗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