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
工作進展
2019年12月24日,應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連明研究員邀請,中國植物學會副理事長、JIPB主編、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鞏志忠教授和中國植物學會副秘書長、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楊淑華教授做客KIB講壇,分別做了題為“植物抗旱的分子機制”和“植物耐低溫的分子機制”的報告,與昆明植物所師生分享近年來的學術成果,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本次講壇由高連明研究員和研究生會吳紅同學主持,來自所內(nèi)外的近200位老師和研究生參加,研究所的多位研究組長也參加了本次講壇與交流。
報告主持人:高連明研究員和吳紅同學 鞏志忠教授的報告中指出,干旱是影響作物產(chǎn)量的重要原因,因此了解植物抗旱的分子機制對于應對這種環(huán)境脅迫具有重要意義。鞏志忠教授實驗室利用擬南芥和玉米為研究材料,篩選得到了對干旱敏感或抗干旱,或?qū)?/span>ABA有不同響應的突變體。通過對這些突變體及相應基因的功能分析,圍繞ABA信號通路,深入解析了調(diào)控植物抗旱的分子網(wǎng)絡,為培育抗旱作物提供分子生物學基礎。
鞏志忠和楊淑華教授 楊淑華教授的實驗室主要圍繞低溫信號轉(zhuǎn)導途徑中“低溫信號如何被植物感知”和 “低溫信號如何被傳遞到細胞核中?”等關鍵科學問題開展研究。低溫脅迫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作物的產(chǎn)量品質(zhì)以及植被的分布造成一定的影響,可能的溫度耐受器有膜流動性/Ga2+通道,COLD1,H2A.Z,PhyB/PHOT。通過多年的研究解析了擬南芥低溫信號轉(zhuǎn)導的磷酸化調(diào)控過程。
師生提問 報告期間師生踴躍提問,兩位教授以自身的研究結果和了解一一做出解答,交流環(huán)節(jié)熱烈。最后在高連明研究員的帶領下,大家再次感謝兩位教授為大家?guī)砭实膱蟾?,并呼吁大家積極參與和支持科普活動,分享了由中國植物學會制定的科普講座報告“作物馴化與人類的生活”,呼吁大家積極參與由中國植物學會倡導的“萬人進校園活動”。報告會后鞏志忠和楊淑華教授與多位科研人員進行了交流,并合影留念。
KIB講壇第75期合影 (責任編輯:李雪)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