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
工作進展
昆明植物所組織師生員工收看2020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 文章來源:黨委辦公室 | 發(fā)布時間:2020-11-23 | 作者: | 瀏覽次數(shù): | 【打印】 【關閉】 11月20日,中國科協(xié)、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在北京舉辦2020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暨宣傳月啟動儀式。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科協(xié)主席萬鋼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fā)軔、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作報告,中國科協(xié)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主持報告會。 萬鋼在致辭中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diào)要“加強學風建設,堅守學術誠信”,并著力“健全科技倫理體系”,這為今后一個時期的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充分體現(xiàn)了科技的重要支撐作用,廣大科技工作者有力弘揚踐行了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協(xié)同、育人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他強調(diào),廣大師生和科技工作者要弘揚愛國主義,踐行科技為民,堅持四個面向,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科技創(chuàng)新的落腳點。要堅定創(chuàng)新自信,主動擔當作為,始終保持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心和探索激情,跳出舒適區(qū)、勇蹚深水區(qū)、敢闖“無人區(qū)”,著力攻克基礎前沿難題和核心關鍵技術,真正解決實際問題,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要恪守求實精神,維護科學道德,自覺遵守學術規(guī)范,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學問統(tǒng)一起來,既要著作等身,更要著作等“心”,真正讓踐行科學家精神成為行動自覺。 樊錦詩是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被譽為“敦煌的女兒”,她報告的題目是《守一不移 奉獻敦煌》。她深情回憶了自己初見敦煌、選擇敦煌、堅守敦煌的往事,講述了自己面對幾次可以離開敦煌的機會,從動心到最終選擇堅守的心路歷程。她堅信國家培養(yǎng)了自己就應當回饋國家,這是她選擇堅守的本心。她始終做好掌舵人的工作,在莫高窟保護與開發(fā)的抉擇中,她堅持不追求一時的熱鬧和利益,對莫高窟的開發(fā)和保護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她勉勵青年學子要學會思考和追求真理,面對困難不退縮,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堅持本心奉獻祖國。 戚發(fā)軔院士是杰出的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他報告的題目是《傳承航天精神,建設航天強國》。他結合自身的科研經(jīng)歷回顧了中國航天事業(yè)60多年的發(fā)展歷程,講述了我國老一輩航天人在一窮二白且面臨技術封鎖的嚴峻形勢下,咬緊牙關,堅持自主研發(fā),攻克了眾多難以想象的難關,從第一發(fā)導彈、第一枚運載火箭、第一顆衛(wèi)星、第一艘試驗飛船到第一艘載人飛船,生動詮釋了航天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的深刻內(nèi)涵和時代價值。他以身邊的小故事,勉勵廣大師生和科技工作者“要有一個強國夢,要愛這個國家,愛這個事業(yè),愛這個崗位,愛這個團隊”“每一個人把自己的崗位做好了,就是愛國”。 據(jù)悉,宣傳月活動期間,全國宣講教育領導小組將指導各地各高校共同開展“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2020年演出季、學風傳承系列活動、“最美科技工作者進校園、進院所”、院士傳記贈書等系列活動,引領廣大師生和科技工作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前輩專家學者為榜樣,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堅守科研誠信底線,嚴格自律,堅決抵制浮夸浮躁之風,自覺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chuàng)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濃厚氛圍,為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匯聚磅礴力量。 根據(jù)研究所科研誠信建設全覆蓋的要求,為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教育,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行政樓報告廳開通了視頻點,副所長普諾·白瑪?shù)ぴ龊蛶熒鷨T工近200人一起集中收看了宣講報告會。 會議現(xiàn)場 (責任編輯:李雪)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