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
工作進展
昆明植物所2022年“核磁共振技術(第七期)”精品培訓班成功舉辦 文章來源: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xù)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公共技術服務中心 | 發(fā)布時間:2022-08-29 | 作者:李小年 | 瀏覽次數(shù): | 【打印】 【關閉】 8月22日-26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22年“核磁共振技術(第七期)”精品培訓班成功舉辦。本次培訓班邀請了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院禾立春研究員、中山大學尹國維副研究員、贛江中藥創(chuàng)新中心袁斌副研究員、西湖大學施孝活高級工程師(線上授課),以及昆明植物所李波正高級工程師、劉將新副研究員、何以能高級工程師、張亮工程師、胡坤助理研究員參與授課。共有120名學員參加了本次培訓,91人為昆明植物所的研究生,另有29人為昆明各大高校的研究生。8月22日上午,昆明植物所副所長、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xù)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普諾·白瑪?shù)ぴ?/font>研究員參加了開班儀式并代表研究所致歡迎辭。
領導致辭 在為期5天的培訓中,授課老師分別向學員們介紹了液體核磁的理論基礎和基本實驗、非常規(guī)一維譜介紹及核磁操作小技巧、核磁共振圖譜處理的常用軟件介紹及使用、液體混合物的核磁共振波譜分析、核磁共振在分子結構解析中的應用、核磁共振在小分子藥物研發(fā)中的應用——實驗方法與研究實例、量子化學計算與各向異性核磁方法在天然產(chǎn)物結構解析中的應用、以及核磁波譜測定中的一些注意事項等核磁基礎理論與應用領域。為提高學員的實際動手能力,培訓班還安排了3天的分組上機實驗,以便學員們加深和熟悉核磁數(shù)據(jù)采集與處理過程。學員們認為,通過此次培訓,對核磁共振技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基本具備了獨立操作核磁譜儀的能力。本次培訓內容豐富,針對性強,受到學員們的一致好評。
授課現(xiàn)場 本屆培訓班由中國科學院人事局主辦,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xù)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分析測試中心承辦。近年來,分析測試中心利用西部領先的核磁平臺,已舉辦了7期核磁共振技術培訓班,并于2016年獲批為“中國科學院繼續(xù)教育與培訓計劃精品培訓項目”,取得了較好影響,培養(yǎng)了核磁共振技術方面的專業(yè)人員,為提高我國核磁共振技術應用水平做出了積極貢獻。由于疫情原因,此次培訓班的順利舉辦得到了昆明植物所辦公室、科技信息中心、條件保障與后勤處等多部門的大力支持。
培訓班合影 (責任編輯:李雪)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